(原标题:补料周期,严查“双叠加”IPO“放缓”,审评趋势逐步转变)
宋文辉
与上半年IPO审核的快速推进相比,7月以来的审核力度呈现出收紧和放缓的趋势。
一方面,7月IPO开会率较2019年上半年大幅下降;另一方面,无论是主板、创业板还是科创板,都有多家公司因各种问题撤回IPO申请,主动放弃上市申请。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8月5日从多位业内人士处获悉,IPO审核进程放缓的原因与目前多家企业面临的半年度财务数据修正要求有关。检查和严格的审计也导致一些公司撤退。
上半年的高开会率和快速审核趋势导致IPO窗口重新积聚,出现堰塞湖现象。有分析人士认为,今天的收紧和放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冲许多计划IPO的公司的备案冲动。,加强上市申报的严肃性和审慎性。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面对上半年相对宽松的IPO环境,势必促使发行人分批滋生“乘机申报”的不良心态,解决办法应该是完善上市公司治理,严格退市机制。,杜绝其“一对一”的心态。
补充材料的“拖”
种种迹象表明,与2019年上半年相比,IPO审核步伐正在收紧和放缓。
最明显的是会议率的下降。Wind数据显示IPO审核进度查询,2019年上半年,包括科创板在内的IPO市场共有92宗IPO,通过81宗,通过率88.04%。
但这个数字在 7 月开始下降。数据显示,当月被审计企业总数为23家,但通过的只有17家,通过率下降到73.91%,下降了14.13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更多IPO公司也因IPO申请撤回而终止审核。例如,科创板木瓜移动、诺康达等四家公司撤回了最初的IPO申请。据Wind统计,7月份被终止审查的IPO项目多达12个,其中科创板的IPO项目也多达12个。
与此同时,7月暂停审查的排队企业多达112家,其中科创板企业多达85家。原定于每周四召开的发行审核会议于上周8月1日暂停IPO审核进度查询 补材料周期、从严检查双叠加 IPO收缓审核趋势渐变,监管部门并未透露原因。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多位业内人士处获悉,IPO审核进度的“放缓”迹象,与IPO企业面临的物资补给周期、IPO现场检查等因素交织在一起。
例如,8月1日的发行审核会议因部分发行人需要更正最新会计周期的财务信息而暂停。
“8月1日的发行审核会议未能如期召开,因为部分符合会议条件的发行人需要补充和更正财务信息,因为根据要求,发行人必须在会计期结束后补充财务信息。”审查进展,”一位接近监管机构的投资银行家表示。“科创板也有相应的要求,要求更加严格。”
事实上,7月份有100多家拟IPO的公司暂停了审查,而科创板公司的原因也与补充材料的要求有关。上交所7月31日表示,暂停对科创板85家公司的审核,也与财务报表超出规定有效期有关。
“通常7、8月份是补充半年报的重要时间,所以IPO审核进度经常会受到影响。过去也有项目希望尽快提前反馈等事宜,急于求成。”补充财务报告之前的会议。” 华东家族A券商投行人士表示,“因为一旦涉及到重大更正及相关信息的受理和审核,进度往往会延迟2个月甚至更久。”
剑指堰塞湖?
在业内人士看来,IPO审核“放缓”的另一个原因源于7月份启动的IPO现场检查。
7月上中旬,证监会以“进一步缩短审核周期IPO审核进度查询 补材料周期、从严检查双叠加 IPO收缓审核趋势渐变,提高审核效率”为目标,对44家在审公司开展了现场检查,以提问式和抽签方式进行。
“现场检查比较严格,检查内容比较详细,给一些拟IPO的企业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导致一些拟IPO的企业质量不高或者存在一些争议性问题。” 表示。
从证监会表态来看,后续将根据受理和审查进度,继续安排相关检查。有分析认为,监管机构从IPO队列中移出的“地震湖”现象再次出现。
或许是因为上半年IPO审核率高,今年上半年大量企业集中申请上市。据Wind数据显示,仅6月份申请并获准的IPO企业就多达140家。如果不计算被暂停审查的企业数量,2018年初至2019年8月5日申请并排队的企业数量高达418家。
不过,有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表示,无论是对拟上市公司的补充材料要求和现场检查,都是监管部门在现行IPO审核制度下采取的正常措施,是保持连续性的延续。审查政策的稳定性。,而不是对重新出现的堰塞湖进行调整。
“不存在监管部门针对堰塞湖调整审核标准的情况。IPO政策致力于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现在,无论是补充材料,现场检查,还是发行审核的否决会议,都是IPO审查工作的正常动作IPO审核进度查询 补材料周期、从严检查双叠加 IPO收缓审核趋势渐变,对于堰塞湖的治理不加紧。” 一位接近监管的人士表示,“当然,不排除审核工作本身会影响发行人的报告预期,但审核工作本身的目标之一就是优化上市公司质量,加强发行监管。”
事实上,对发行过程的更多要求也在被提出。例如,上交所已就科创板部分保荐机构编制科创板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及相关注意事项等回应问询发出通知。材料提出了更详细的要求。
有分析指出,IPO审核节奏的“提速”和“放慢”,客观上可以起到规范审查窗口中堰塞湖问题的作用,但形成堰塞湖的根本原因仍来自于“退市难”,要从根本上控制堰塞湖现象,仍需加大处罚力度,严格落实退市机制。
“放宽审核窗口,提高开会率,自然会吸引很多公司上市,这几乎让‘上市公司’成为了一种‘类牌照’。” 上述接近监管人士表示,“上市公司退市难、违规成本低是拦湖的根本原因。毕竟退市是多重亏损的结果,很容易陷入公敌悲剧,存在非常大的制度博弈障碍。”
“入门级自然很重要,但如果没有退出级,IPO仍将被视为套利。只有收紧退市规则,让一些有重大欺诈和违规行为的公司承担退市成本IPO审核进度查询,才能让很多发行人上市。套利热潮已经降温。” 上述接近监管者的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