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周的都城在西安还是在洛阳的问题我来作答创业垂统的意思,相信初中历史课本早就给出了答案,再有《新华字典》也有简单的图解,中国中央电视台也有专业解读——。现在是网络时代,比较流行的一句话是“我是来看评论的。”。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丰镐遗址”文物保护碑在我的家乡随处可见,以至于影响了我们村乃至我们街办的拆迁开发等工作。如果河南洛阳朋友要争,建议先去国务院,先摘掉我们这里的帽子,然后爱谁谁去。官方的解释西安,古称长安,丰镐等,其中丰又作沣,大部分在今陕西西安西咸新区沣西新城马王街办,位于沣水(河)西岸。镐在沣河东岸,归沣东新城斗门街办辖。咸阳是秦都,汉隋唐叫长安,西安是明朝以后的称呼。西周王朝是奴隶制国家,在现在看来,可以是一个大的部落群体,以农耕文明为主,兼有游牧性质的群体,在建国以前,在今甘陕境内经历过不下四五次大的迁徙,同时那时候的城市有市无郭,城市布局可以是方的,也有可能是圆的,真正意义上的都城受人口的限制,不可能达到今天一个县城的规模。如果你是不友好的朋友,整天这个戎那个戎的,只说明在周以外还有很多别的部落,这几点也是大家以现在的眼光看待历史的原因,就是把原来文明夸大了,放大了。
跟咱们中国隔二三百年就得“改朝换代”,每个朝代都有新国号,统治者自立为皇帝不同;日本那边,2000多年间,从传说中的神武天皇,到现在的明仁天皇,就一个王朝,呼啦啦的传了125代,加上今年劳动节要登基的令和天皇(不是永和哦),马上就凑足126位了,其中还有六名是女的。究其原因。
首先,老百姓的认知和觉悟不同。
在咱们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虽然人也分高低贵贱,但阶级之间并非是不可逾越的。儒家思想那套——人人都可以读书,人人都能明礼仪。修身、齐家完了,就可以参与“治天下”的活动。比如,三国那些谋士,很多都是草根出身,但是谈起治国行军都挺有一套。还有中国古典小说中,经常出现贫寒书生通过苦读,金榜题名后,不但顺利脱贫,还成了人人巴结的“特权阶级”。这是和平年代,如遇乱世,只要机会,凡是有两把刷子的,都会滋生当皇帝的野心;
再看日本,长期以来,阶级之间相互隔离,没有流动性。学文化的机会被看作是一种“特权”,知识与文字只是贵族的专享。甚至日本平安京时期,只有男性才允许写汉字。比如,号称日本《红楼梦》的《源氏物语》,是贵族女作家紫式部通篇用古代日本假名写成的。
贵族的最底层——武士,在穷困潦倒之际,宁可用祖传的武士刀切腹自杀,也不愿意从事劳动或者学门手艺,来换口饱饭吃。因为,他们的意识里,一旦脱离了自己阶级的所从事的活动,就等于出卖了自己的灵魂、辱没了自己的祖先,不如去死。
整个幕府时代的日本,一个农村青年,或者城市贫民,想通过苦读“圣贤书”来鲤鱼跳龙门,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在阶级流动几乎停滞的状态下,中下层人也没有那些非分之想,咱们中国讲的“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在他们眼中,几乎是想都不会想的。
这里,大家可能会问,下层老百姓不会觊觎皇位,武士听大名的,大名服从幕府将军,那么,将军不想自己当天皇过过瘾吗?
实际上,封建时代的日本,当将军的可比名义上的统治者——天皇权力大多了。
此时,天皇没有实权,就是个签字盖章的工具,幕府将军才是说了算的真老大。这个状态直到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明治天皇才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全国“一把手”。
对比明治天皇的爸爸——孝明天皇,还曾受过幕府将军的“虐待”,每天就给一碗粥,一个饼,连菜都没有,只能兑点酱油当“味儿”,过着连饱饭都难求的生活。
(吃不饱的孝明天皇)这种情形下,当天皇的要看幕府将军的脸色,幕府将军才是食物链的最顶端,最爽的那一个。从中国的南宋初年到清末,日本历史上共经历了镰仓幕府、室町幕府、德川幕府三个时期。幕府时代搞的是家族政治,这三个幕府的更迭就是三个家族通过争权夺利和打打杀杀,陆续夺权上台的活动。所以,某种意义上,可以把这三个幕府看作是日本的三个王朝。毕竟,正如我前面说的,天皇就是个签字盖章的工具,谁当并不太要紧。
(《大奥》剧照,典型的幕府时代日本贵族男性的装扮。这个发型可比大清国的“阴阳头”或者“金钱鼠尾”还考验男人的颜值)。此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在二战前的日本文化和认知中,天皇他老人家不是人,是个——大神,对,没错的,就是“天照大神”在人间的化身。在千年如一日的洗脑中,除了幕府将军把天皇当成了“盖章工具”以外,其他各个阶层的日本人都对此深信不疑。因此,天皇成了全日本人民共同的信仰。
不过,这也让神仙和神仙家族家族陷入了一些被动。
因为,神族血统需要纯正,而且不能外流,所以往往只能“内部解决”,大搞近亲结婚。咱们可以看看,有了写真画像和照片后的孝明天皇、明治天皇…..直到裕仁天皇,外型上看,都是斗鸡眼、下颚突出的“地包天,四肢短小,罗圈腿;更严重的是,这一一个歪瓜裂枣的样子背后,还有几代人疾病缠身的痛苦。
(光看明治天皇的下巴和眼神,绝对是孝明天皇亲生的)
到了裕仁天皇这一代,终于看开了,从他儿子明仁天皇开始,皇家内部解决的传统被打破,迎娶了自己的真爱——一位平民女性(富二代),现在的美智子皇后。
美智子皇后算是为改良日本皇室歪瓜裂枣,疾病缠身的基因立了大功,到了德仁这一代,除了四肢依旧短小外,基本没有什么明显的遗传病了。太子妃雅子更是厉害,生了一位高个公主,还真应了中国俗话“妈矬矬一窝,爸矬矬一个。
实际上,日本天皇皇位最危险的时候,还不是幕府时期,吃不饱饭的年代,而是二战后裕仁天皇面临的处境。
二战后的国际社会,很多声音都在高呼,要把裕仁天皇认作战法,送上军事法庭。还有人挑衅说,你不是日本武士道精神的最高代表吗?怎么不做个表率,带头来个”切腹自杀“?
而裕仁这边呢,一直在解释”我是被军部逼得,哪里有实权,只不过是个纸糊的摆设罢了”。“我的喜好是海洋生物学,哪里懂政治,战争不是我的初衷,我和军部一向不和,他们老是胁迫我…….”
(科学家人设的裕仁天皇)
后来的事儿,大家都清楚的很了。作为日本军国主义的精神支柱,战败国的最高领导人,裕仁不但没有被以“战争罪”、“反人类罪”起诉,皇位竟然也给保留下来了,家族得以延续至今,成了当今全球唯一个能叫“皇”的君主(别的都是国王或者大公,比如英国伊丽莎白二世国王、泰国拉玛九世国王、卢森堡大公等等)。
当然,肯定不是因为美国占领当局的大爷们“发了慈悲”。这是美国的一贯作风——利己主义发挥作用的结果。不管你是黑的白的,我需要黑的,就把你整成黑的;要白的,就把你整成白的,你就是个工具,留不留你,得看能不能用上。
美国政府经过反复论证,发现,在日本军民心中,天皇就是个大神。日本人有极度强烈的从众心理,天皇对日本人的感召力和强制力,是任何一个国家领袖都无法比拟的。战争中,日本军中上级给下级的每一道命令,包括自杀式的“万岁冲锋”,都是以报效天皇的名义进行的。只要为了天皇,去死也是无尚荣耀的事儿,叫”为皇国玉碎“,大家甚至会争抢着去。
麦克阿瑟对比了美军太平洋战场上遇到的死战,和天皇发表了一分多钟的“终站宣言”广播后,日本迅速和温顺地投降的表现,提出了要改造天皇,使其成为美国人的工具;同时预测,如果认真追究日本天皇,会严重激怒日本人,将导致难以收拾的混乱。
于是,裕仁开始给美国当工具用,继续发挥“余热”。裕仁先是被美军胁迫着,公开发表全国讲话——《人间宣言》,亲口承认自己是人不是“大神”,忠君思想走极端害处多;之前发动战争是军部逼的,劝人们都往前看,别再想不开。
之后,美国还是不放心,干脆来个彻底的,带着裕仁天皇搞了长达8年的“全国巡视”。名义上是重振日本考察民生;真正意图之一就是,生动的向日本老百姓“科普”——这个四肢短小的男人是跟你我一样的”人“,不是用来效忠玉碎的“大神”。
从1946年开始,裕仁在美军的安排下,深入日本各地的街头巷尾,小学课堂、杂货店、菜市场…..与小学生歌唱,跟菜贩子交谈,在各种市井场所留下了不少照片和录像。之前的天皇,就是神,神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强调的就是和普通人的“距离感”,显得异常神圣和神秘。所以,战败前的日本国民们,只能通过精修过的画像和照片来认识和膜拜天皇。
然而,像做梦一般,突然,全国各地老百姓竟然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天皇,甚至还可能有”亲切对话“的机会,可不得激动坏了。结果,还真有日本群众喜极而泣,当场激动的哭晕过去(据说,咱们的邻国,也常出现,基层军民见到他们的伟大领袖,过于激动,引发昏厥的事儿)。
战后,裕仁天皇开始重拾自己的爱好,继续经营自己“科学工作者”的人设。
6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起飞后,西方各国也主动对日本皇室和裕仁敞开了怀抱;日本国内呢,对皇室成员也相对尊重,除了偶尔抱怨公主长残了,或者发胖之外,并未出现威胁皇室地位的端倪。这么看,日本天皇所谓的”万世一系”,貌似还真是能继续传承下去。
本人文章一律原创,拒绝他人抄袭、任意转载,如遇到类似“白鹿野史”、“坚持不懈创作的人”这种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诉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