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大学生创业榜样,90后大学生张海彪:回乡创业当农民 闯出一片新天地

大学毕业,是考试进入体制内,还是自主创业大学生创业榜样?90后的布朗族青年张海彪选择了后者,回到了曾经他一直想逃离的大山,从事养殖业,一干就是8年。

大学生创业榜样,90后大学生张海彪:回乡创业当农民 闯出一片新天地

2015年9月,大学毕业的张海彪回乡创办了施甸县新海家庭农场有限责任公司。

大学生创业榜样,90后大学生张海彪:回乡创业当农民 闯出一片新天地

7年后,2021年12月30日,由共青团中央、农业农村部联合评审表彰的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名单揭晓,张海彪获得“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荣誉称号。

大学生创业榜样,90后大学生张海彪:回乡创业当农民 闯出一片新天地

这是一个怎样的青年?日前,记者走进了施甸县摆樃彝族布朗族乡大中村新海家庭农场。

大学生创业榜样,90后大学生张海彪:回乡创业当农民 闯出一片新天地

早晨,走进施甸县新海家庭农场,山林间一只只鸡正在觅食。张海彪在林子里撒了一些粮食,并仔细查看着鸡的健康情况。

大学生创业榜样,90后大学生张海彪:回乡创业当农民 闯出一片新天地

眼前的农场占地有200多亩,山林,灌木、阔叶林、针叶林混交,80多亩是张海彪自家的,100多亩是流转来的。2015年大学毕业创办农场到今天,张海彪在这里已经快8年了。

大学生创业榜样,90后大学生张海彪:回乡创业当农民 闯出一片新天地

“大学期间,老师经常带我们去实践基地观摩,在不断的学习中,我发现家乡的环境比起这些基地都更有优势。从那时起,我便有了回乡创业的想法”。张海彪说。

大学生创业榜样,90后大学生张海彪:回乡创业当农民 闯出一片新天地

从小就生长在大山里的张海彪,对于养殖并不陌生,父亲还是村里的兽医。2011年,张海彪考上了云南农业大学,学习动物科学专业。跳出“农门”,留在城里,是许多农村孩子的理想,也是张海彪父母在他学生时代对他的叮嘱。大学期间,刻苦好学的张海彪深受老师喜爱,并在大四时学校餐厅管理的竞标中脱颖而出,成为学校餐厅的管理人员。在经营学校餐厅期间,张海彪逐渐意识到,原生态的农特产品深受市场欢迎,于是他有了回乡创业的想法。

大学生创业榜样,90后大学生张海彪:回乡创业当农民 闯出一片新天地

2015年7月,张海彪大学毕业后,回到了家乡摆榔乡大中村,马上开始了以林下养殖为主的家庭农场建设。为了节约资金,自己和家人搭鸡棚,累了,就在临时搭建的简易鸡棚里睡一会儿。

大学生创业榜样,90后大学生张海彪:回乡创业当农民 闯出一片新天地

“水电不通,就自己修建了两个蓄水池,靠收集雨水熬过了最艰难的一年,路也是泥巴路,下了雨就根本没有办法通车,每到雨季就在泥巴路上填沙子……”张海彪说。

大学生创业榜样,90后大学生张海彪:回乡创业当农民 闯出一片新天地

通过努力,2015年12月,新海家庭农场有了雏形,但销售难题又摆在了他面前。为了把鸡卖出去,他尝试多种办法,跑餐饮连锁店、超市、农贸市场,开起了微店、淘宝店。

张海彪的创业故事在家乡传开了。

2016年,对口帮扶的云南中烟公司相关领导主动联系他,帮助他成立养殖合作社,并通过他给合作社的124户建档立卡户发放5万多羽免费的土鸡苗。刚刚起步的农场面对眼前的这一大任务,如何养好,销售出去,卖到好价钱,成了张海彪面对的第一个大挑战。

2016年8月,张海彪在小鸡脱温中,因为管理跟不上,导致了规模性疾病爆发,他心急如焚地几天几夜睡不着觉,着急的他给母校的老师打电话求助。

当母校的杨老师如约带着专家来到农场时,张海彪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在母校老师和专家的帮助下,张海彪解决了小鸡脱温的难题。2016年7月,5万多只鸡苗养殖成活率达到90%以上,出栏率83%。

“在海彪无数次做工作下,我开始尝试养鸡。海彪手把手教我养鸡,遇到问题就打电话给他,不管是天晴还是下雨,他总是第一时间赶来。2019年至2021年,光养鸡,我们家一年都可以赚到3万元左右。”施甸县摆榔彝族布朗族乡大中村一组村民张云福感言。

2019年7月,从福建打工回来的张云福在自己的玉米地里盖起圈舍,开始了第一批次的土鸡养殖。6个月后,通过张海彪的销售,平均每只土鸡售价达到72元,尝到甜头的张云福扩大了养鸡规模,在张海彪的技术指导下,还新建了脱温室。3年多来,光养鸡的收入就达到了10余万元。

“刚开始养鸡,有很多顾虑。”张海彪说,祖祖辈辈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鸡,村民们担心的问题很多。

“我们的鸡养了,卖不出去怎么办?”“一下子那么多鸡,我们不会养,得病死了,不是浪费粮食了吗?”“我家没有那么多的粮食,哪里够鸡吃?”……

面对着村民们因信息闭塞、思想封闭、文化水平不高导致的“不敢养、不会养”等一个个接踵而来的问题,张海彪多次邀请了母校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以及研究生到实地进行养殖技术规划及指导,组织林下养殖技术培训100多场次,现场讲解养殖技术,解除乡亲们的技术难题。

面对很多贫困群众想发展、能发展,但是缺乏资金的困难,张海彪创新模式,建立农场与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合作社低于市场价给农户发放鸡苗和鸭苗,提供固定饲料合作商并可先赊欠3个月,待土鸡和鸭子饲养出栏时,农场将按照16元和8.5元每斤回收达标成品土鸡及鸭子。

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合作社参与养殖。张海彪也到处找销路,省内的超市、食馆、农贸市场都留下了他的足迹。面对超市、饭店需要屠宰好的鸡鸭需求,张海彪决定建一个屠宰厂。

2019年,张海彪在家庭农场里建起了一间400平米的屠宰车间,购置屠宰流水线设备,有了屠宰设备的张海彪的销售渠道更多了。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可以销售活鸡,也可以屠宰后配送。

通过不断的努力,张海彪创建的新海家庭农场总占地面积达 216亩,资产规模达333 万元,主要以林下养殖生态土鸡和鸭子为主业,土鸡年出栏3万羽,年产值达210万元;鸭子年出栏0.8万羽,年产值达64万元;农场总年产值达427.4万元。农场长期员工18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4人。2019年,带动摆榔乡124户次农户进行林下规模养殖,实现农户每年增收2500至21000元。

张海彪也凭着优秀的表现,先后荣获施甸县创业致富带头人、农村科技辅导员荣誉,被评为摆榔乡优秀共产党员、保山市优秀共产党员,云南省科技特派员,云南省劳动模范。他所创办的新海家庭农场被认定为市级示范家庭农场、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张海彪本人在保山团市委举办的创业创新大赛中荣获季军。

如今,张海彪又有了新想法。他带着村民到昌宁考察姬松茸种植,和村里的年轻人研究,如何依托摆榔乡的700余亩古树茶资源,把施甸布朗族的古树茶做大做强,带动更多的人致富。

在新海农场,一座姬松茸种植的大棚即将建成。

在新海农场附近的移民新村,一个农家乐正在建设。

农家乐附近,一间茶叶加工产房里炒茶灶、烤茶机、红茶发酵机等设备已安装完毕。

“下一步,我们要把农庄经营的范围扩大,在林下养殖的基础上拓展,尝试乡村旅游。”张海彪说,争取年末把布朗山乡村旅游搞起来,吸引人们到布朗山住民宿、品美食,体验原生态。

张海彪说,在下步的发展中,要计划建成年销量500头,年存栏为1500头的生猪养殖规模,放养面积将扩大为600至1000亩山林。同时,进一步完善和完备生产设施。将建设食品初加工厂房、包装打包发货间、腌制产品保存间以及小型冷库。形成合理高效的生产链,优化经营规模。

在创业这条路上,张海彪总是在奋力奔跑,在时代的浪潮中,他总是义无反顾。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创业源泉网 » 大学生创业榜样,90后大学生张海彪:回乡创业当农民 闯出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