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
1完成指标这件事是合理的大学生创意创业项目,只是方法上还可以更合理,问题的产生不在学校的指标,而在落实这个指标的负责人,只能说负责老师工作落实缺乏职业情感和必要的智慧,简单粗暴,为了完成而完成。
2学校的创新创业学院的成立,不同于专业分院,是一个夸专业分院的矩阵组织,这个分院的工作任务落地依赖于每个分院的配合和支持,同时需要完成一定的工作指标,比如开展创业课程,孵化项目数量,工商注册成公司数量,参加各类比赛是否得奖等等。
完成这样的指标,除了985大学之外,一般的大学特别是高职院校其实都是过个场,并没有真正落地的项目来支撑,即便有优秀的创业项目,运气的成分更大。
形式很大,有质量的内容都是稀缺。
3我曾经参与了多所大专、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项目推进,也取得了项目真正落地和省级比赛获奖,作为创业实战课程导入并不会有难度,通过课程完成项目的初建和申报,也不会有太大的难度,其实到这一步可以完成学校的任务了。
问题是我们作为导入方,也可以定义为创新创业的内容提供者和孵化方,学校完成任务的同时,我们需要的并没有被学校方重视。
一种是我们成为方案提供商,直接获取收益;另一种是在这个孵化链条中,需要校方配合完成我们的盈利模式。从目前来看,校方都存在一定难度,不是技术层面的难度,是打破利益格局的难度。
而作为校方直接负责的老师,如果没有这样的方案提供商配合,光凭校内老师完成,只能是简单粗暴,因为对于他而言,是任务但不是正确专业人的才能发挥,缺乏必要的职业情感。
我是@周国庆老师 ,关注我,聊大专生职业成长和创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