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题主的提问创新与创业教育,我去查了一些关于英国创新创业教育的资料,获得很多启发,为大家梳理一下英国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
第一、英国创业教育,历史悠久,经过各种摸索,形成了现在创新创业教育的特色。中国,在2018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国家鼓励创业创新的风向标。
而英国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经在大学里边开设创业课程,只不过,这个阶段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是以开设讲座,个别指导,课堂引导等方式进行创业教育的,更像是职业培训,而不是有创新思维的创业训练。
到了八九十年代,英国的创业教育进一步升级,开始教授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传授创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也帮助创业者提升创业的意识和精神品质,这样就形成了创业教育的基础。
21世纪以来,英国的创业教育逐步成熟,全社会形成了一种创业文化氛围,接近一半的高校都会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社会的参与度也比较高。
第二、英国的创业教育, 是政府大力支持的,而不是社会松散需求。所以跟美国的创业教育主要靠私人捐赠不同,英国的创业教育大部分资金都是来自于政府的,在政府的扶植之下,不仅有资金,还有各种资源都倾斜到创业教育中来。
第三、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各种组织愿意为创业教育提供支持,使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了可能性。比如在英国,不仅政府,商业圈,企业,社团组织,媒体等也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所以大学生创业有了非常好的社会氛围,不仅可以获得导师的帮助,还可以获得银行,律师等专家组织的支持,还能得到亲人,朋友,校友以及其他成功创业者的支持。
那么,英国的创新业教育是如何具体开展的呢?各大高校之间形成了创业课程的互动交流网络。在英国创业课程开发一般不是由某一个大学独立进行,而是高校之间共同合作,资源共享的课程。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优势互补,相互支持的网络。创业课程跟各种企业的合作,使创业教育从课堂走向了实践。大学生创办的企业能真的获得实质的落地的帮助,而且有可能成为:影响社会的未来企业。英国的创业课程与创业的研究是同步进行的。他们的老师一方面带领学生们进行真实的创业演练,一方面还与其他高校进行学术交流,研究创业中的大规律,分享给学生。英国学校的创业课程和课外的创业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创业意识很强,即便没有主修创业课程,也可以通过参加课外的创业活动来获得经验。
总之,我们看到,在英国,创新创业教育是政府来主导的一种教育趋势,而且社会各界都参与进来了,形成了良好的创业氛围。学校也开设了多种多样的创业课程以及课外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同时给予落地的支持。这些点都是我们可以学习的,你说呢?
我是@亲子故事莲君说,欢迎关注并转发,也请在评论区留言,一起交流,轻松教养孩子!
早年间,有日本人采访美国人讨论日美谁更强大。日本人列举了很多数据,认为日本迟早会超越美国,无论是人均GDP(当年日本人均GDP一度大大超越美国),日本的团结精神,日本人的工匠精神。但是最后发现,很多美国人依然自信的认为,美国的创新能力应该会保证美国继续保持领先,并超过日本。
而早在1895年,法国人勒庞似乎也有同样的感受,在《乌合之众》中这样描绘英美教育:
在医院、矿山和工厂,在建筑师或律师的办公室里,十分年轻便开始学业的学生们,按部就班地经历他们的学徒期,非常类似于办公室里的律师秘书或工作室里的艺术家。在投入实际工作之前,他也有接受一些一般性教育过程,因此已准备好了一个框架,可以把他们迅速观察到的东西储存进去,而且他能够利用自己在空闲时间得到的各种各样的技能,由此逐渐同他所获得的日常经验协调一致……因此在英国或美国,年轻人很快便处在能够尽量发挥自己能力的位置上。在25岁时,他不但成了一个有用的工作者,甚至具备自我创业的能力;他不只是机器上的一个零件,而且是发动机……这是勒庞在一个多世纪以前感慨法国的教育制度,他认为应试教育就是在培养政治家,为什么不多培养点干实事的呢?而当时英美本着技术至上实用主义的原则,广泛实施的是学徒制。当然,后来德国日耳曼人继续着学徒制。但是美国的教育体系则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里面其实也没有太多实质性的改变,只是学徒制度在美国的实验室完成。
在早期,美国的学徒里面最有名比如洛克菲勒,就是从学徒开始。在巴菲特小时候,小孩子有很好的勤工俭学传统,比如巴菲特就在送报纸赚零花钱。而对于教育,那个年代的美国家长不同于现在(如今,美国的家长比以前更加开明,即使孩子要做清洁工,也一样鼓励他好好干)。如果家长付钱上学读书,最后孩子没有谋生的能力,那么这个学校马上就会被人抛弃。
后来家长的动机改变了,因为不再需要孩子谋生,生产率提高了嘛,所以美国教育的动机核心来自于大学。
大学教育动机一:捐赠和荣誉。这使得美国教育依然以实用主义为主,请注意,这个实用主义不是我们的考试目的性,而是毕业后出人头地为导向的做法。如果没有培养足够的名人,大学就无法获得足够的荣誉来维持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大学教育动机二:廉价的科技生产力。《拜杜法案》出台自美国最困难的1980年,本质就是让大学可以卖掉一切手头专利,而美国专利一直是翻身的主要机会(比如爱迪生的逆袭)。于是大学就出现了双轨目标。本科是盈利性的,高昂学费,附带家长各种捐赠(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买学位新闻,关联一下)。而研究生,学生中的优秀者则给予奖学金,未来为学校实验室服务。干什么?研发专利咯。既可以提高收入,又可以提高学术水平,搞不好有几个诺贝尔。于是,学徒制其实变化为了研究生打工的制度。
大学教育动机三:教育的逐层双向筛选。欧美很普遍的,教育是需要逐层筛选的,老师会给家长建议,比如爱因斯塔和爱迪生这些孩子辍学很多都来自老师错误的建议。而学生也可以筛选,比如进大学后不分科,你按照兴趣去听课,然后选择要不要专精。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这个领域很多人就选择了辍学创业。因为他们的兴趣领域,实践能力比理论教学更重要(联想到了当年熊猫烧香的那个中专生)。所以继续学习就是浪费时间。
综上,其实欧美所有的教育体系最终是和社会需求挂钩的。你培养的是专业的,有能力谋生的人,而不是一个答题的机器。所以本质上,创新创业的核心是来自于实践,比如车间和一群聚在一起的程序员。
想想当年西湖边到处找外国人聊天学习英语,然后做了英语老师,然后跨界到电商那个JACK ma。有时候实践能生出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包括你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