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六年创业经历,
村里有两处地方要承包,一个是花炮厂,一个是旧纸厂,
花炮厂出严重的安全事故,吊销营业执照~封厂停工,旧纸厂环保不达标,无力张造~责令关闭。
承包的前题是投标,
花炮厂,爆炸事发,怨魂太多,怨气冲天,直接放弃。
八个竞争对手,眼睛盯着纸厂,占地四亩半,有些旧车间房舍可以利用,比较合符自己意向!
也只有硬着头皮向前闹,通过人情攻坚,私利说服,可行性比对,实力的抗衡,在九跪一拜中拿下来,
然后是进机加设备,新的买不起,残的不如意,只能是二手市场搞抢手货,五百里之外,五天时间,十二分的小心,百分之百的谨慎,五十万,花个精光,换来一堆铁家伙!
安装需要安全,挪一步移一寸,都需要号子,土办法,撬棒杠杆,千斤倒链滚轮,位移腾挪靠得是经验“凡事需内行”。
架线接电,天车焊接,定位地撅,水平安装,线管暗置,每个零部件购置,几乎跑断腿,累弯腰!
机器一响,黄金万两,如果有这样的想法,那真是太天真了,天真下去,命运会和你开一个天大的玩笑…
两个事又摆在面前,工人呢?业务呢?比较硬性,招工难,机加行业,现实情况是无以为继,有断层的可能,没有年轻人进这个行当,撑着局面的是为数不多的中年人。当然铸造业也存在同样的情况“技工危机”也是整个社会制造业面临的难题!
扯远啦!拢回话题,简单直白,
业务为重点,它涵盖着机遇,人脉,质量,时间,生产能力,效率,工艺规程,加工规划,检验,重点补救,至关重要是合格顺利等待对方付款。等待充满变数,又难以把控
资金是支撑!它是血液,它是命脉,它是链条,它是企业的氧气!它是老板的脸子,它是工人的面子
它直接左右着企业的生死存亡之道。
事事难,处处难!上天难,求人难,挣钱艰难!搞企业确确实实难!
说来道去,离开金钱,一切扯淡。
难题在三角债中!
你适合做一个创始人吗?
“Who we are,is why we win”,是我在途经美国华盛顿大学门口时看到的一句话。它可以翻译为:你是谁,决定了你为什么成功。这句话激发了我更深层次的思考,世界变化得越来越快,你该如何定义自我的角色?你是否为这个“我”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很多人都这样问:“我想创业,我要做什么?”
但我认为首先要提出的问题是:“你是谁,你为什么存在?” 在创业初期,“我在”,可我未必“思”。”思”一个从无到有、一路延展的过程,所以我将它理解为,我思故我在。
创业者身上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最后成功的都是极少数人,并非所有怀揣梦想的人都能改变世界。那么能力和努力程度几乎相同的人,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他们的区别在哪里?
人们可能会说,是因为运气、是因为命运。但我认为,失败的原因就在于人才的不匹配。螺丝钉 “钉”错了位置,也要被拔掉,即使你天资聪明,结果也会招致挫败。
尽管我们不断鼓励人们迈出舒适区,追寻人生的意义。但在创业初期,我想就创业者而言,最开始应该考虑的不是走怎样的路,而是应该思考:你是否真的适合创业?你通往成功的概率有多大?
在创业过程中,会出现两种人。
一种是主导型创业者,他们就像现实世界中的“疯子”。疯子是去行动的人,他们反对墨守成规、不可理喻。在疯子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们对经验和权威的蔑视,对于误解和偏见,他们心中大概有这样一个答案:每个人都能理解你,那你该有多么平庸!
“疯子”在人群中的比例是万分之一,却创造着独一无二的价值。马云就是一个让阿里巴巴从一个无资金、无技术、无计划的“三无”企业从九死一生中存活下来的“疯子”。疯子可能看上去不切实际、靠不住,但他们能看见未来,并坚守到曙光来临的最后一刻。
一种是协助型创业者,他们是“疯子”忠实的跟随者。他们会因为相同的使命、文化、价值观而相互吸引,并且共同在企业发展的墓志铭上镌刻下真正的值得尊敬的东西。在这里,协助型创业者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群人。
二八法则告诉我们,世界上80%的人都认为对的事情,一般情况下都是错的。大部分人眼里只会相信眼见为实,而疯子总是着眼于未来推理,他们看似偏执,却经常颠覆常规直至成功。
1999年,腾讯提出要在网上玩游戏,百度要在网上搜东西,阿里巴巴要在网上卖东西。他们坚信,未来的天下将是网民的天下。到现在百度、腾讯以及阿里,这三大巨头分别霸占了互联网最赚钱的三大领域,而那时,中国网民只有200多万,互联网对中国人来说,还是一个冷门事物。至今,我们仍然将拥有这种能力的企业视为洪水猛兽。
核心团队不是选出来的,是熬出来的
大部分时候,我们会面临一个团队抉择和取舍的问题。我们需要不断地舍弃一些不能同行的人,如果一个创始人想要迅速成长,就要在前行的道路上不断地选择合适的伙伴。你是否有这样的困惑,团队原有的老人拖后腿,是否要继续带着他一起走?这时候你需要做决策,如何让团队不断地蜕变、迭代,沉淀出一两个核心人才?
核心团队不是选出来的,而是熬出来的。从外部进来的新人、内部培养的老人,从最开始的一两个人到核心团队的建立再到组织的完善,早期陪你共同努力奋斗的人,大概率都不能走到最后。最终,在核心团队 “熬”出来的都是有过军功章和伤疤的人。
一个创业团队,大致分为三种人。第一种是创始人,他们是团队中的“疯子”,第二种是协助创业者,第三种是打工者。他们各自的角色不同,承担的责任也不同。相信你的合伙人、管理层自然会选择在艰难困苦之时也跟你一起走,不信你的人则不会加入,或者说中间发生状况时会离开。当个人认知和价值观不一样的时候,取舍和选择也会不一样,没有明显的对和错之分。
但作为一个创业者,你需要学会判断,谁是你的协助创业者,谁是打工者?什么是核心团队的试金石?
个人利益与团队使命是否冲突,会影响一个团队组织最终的命运,也是核心团队的试金石。
如果团队的核心成员选择承担使命,那么在物质的满足面前必须有重大的坚守。单纯只靠薪酬建立的关系,在关键时刻往往会说“分手”,团队就会面临分崩离析。而愈是通过情怀聚集的人才,愈是在后面愈起到关键的作用。
为什么很多人在创业过程中都坚持不下去?
创业需要坚持,但为什么很多人在创业过程中都坚持不下去?
我们一直强调坚持,也在总结过无数创业者失败的经验以规避各种风险,但真正坚持走到最后的却很少。创业失败满地皆是,是偶然还是必然?对绝大多数创业者来说,他们真正失败的原因不是能力低下、力量薄弱,而是底层逻辑被摧毁。
我们身边很多人因为拥有一项先进的技术而抢占先机,也可以因为技术的更新而被淘汰。即便是ofo,虽然拥有着庞大的资金,也会因为追求简单粗暴的唯快不破、不注重匠心运营、不能给社会带来正能量而负债退场。在做任何一件事情之前,你首先应该明白,它存在的理由是什么?假如它的存在是有价值的,才值得去做。同样地,只有明确创业的底层逻辑,才不会被驳倒,才能让你坚信未来。
一路走来,我们怀着各自的愿景和使命出发,我们做了很多打破传统的决策,都是出于我们存在的目的。创业需要坚持初心,但前提必须保证你的初心是正确的。只有这样,你才能见到风雨之后的彩虹,你和团队才能迎来曙光来临的那一刻。从这一方面来说,初心就是使命的锚,也是创业的底层逻辑。
大概在2002年,中国企业有两个优等生,联想和华为。也是在那一年,华为推演了“极限生存假设”,并且基于这样的“极限生存假设”,启动自主芯片的投入和研发。现在估计没有一家中国公司,像华为如此伟大,创造出同等的价值。
反之,我们看到联想成为了一家商贸型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黯淡。事实上早在1998年,当华为销售额突破89亿的时候,为了使个人、团队能够更加专注于自身的变革和发展,华为沉默了十年,全力前进。
对于企业来说,底层逻辑是企业的哲学和价值观,决定了企业的战略、能走多远,它的使命和愿景。有时候我们需要一个经得起任何攻击的底层逻辑,包括来自内部的“攻击”。华为真正的强大之处,就在于不断地“攻击”自己、永不停歇。
对于个人来说,底层逻辑体现了他的格局和高度、看见长远未来的视角。那么,今天的你是否准备成为一名创业者?在你决策的背后,又存在着怎样的动机和逻辑?
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了,创始人一定不能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除了战术层面的执行,战略层面的底层逻辑和管理思想更加重要。如果一昧地埋头苦干,就只能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