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澄清,“客户”是指付费买产品的消费者或企业客户,不是互联网概念里的免费“用户”,用户一般都是指免费使用你产品的人对于新创业企业;其次,创业并不意味“拿下所有客户”就越好,事实上创业者们真正需要思考的是:谁是你的“理想客户”,而对这个问题,在企业不同阶段有不同答案。以下观点,来自硅谷最神秘也最顶级投资机构 Benchmark 的前合伙人 Scott Belsky,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第一阶段:最愿意尝试的客户
他们愿尝试你的新产品(或内测产品),热心并且有“远见”。任何创业者应该第一时间和他们接触。这类客户人数不需要多,他们明白你在做什么,并有意愿在你推出产品前就先参与进来。
第二阶段:宽容的客户
开始销售产品时,很大几率产品仍然粗糙。而“宽容的客户”能容忍一段时间里某些功能缺失——和一个功能全面、但更差的产品比,他们懂得欣赏一个更好、但功能有缺失的产品。要吸引这样的客户,你就要让你产品路线图透明。
第三阶段,病毒式客户
一旦你找到适合市场的产品并希望尽快传播,你将受益于那些可能告诉其他人且自己有影响力的客户。这些人往往不宽容,因为传播差/错的东西让他们担心自己声誉受损。多数能帮你带来病毒式传播的客户本质上都极为忙碌,这帮人同时如果还有怀疑,就不会帮你去做“推销”,所以最好对自己产品充满信心时再去找他们(他们不给你第二次机会)。
第四阶段,随时间推移越来越有价值的客户(LTV)
当你开始规模化并专注收入,你“理想客户”就是那些“忠诚客户”,他们会在你产品上花越来越多钱和时间。但这里有个问题是,很多公司都会犯错:以牺牲新客户为代价来迁就某类客户,我认为创业公司应该兼顾:从“忠诚客户”那里驱动价值,但同时,不要疏远那些一般客户。
第五阶段,盈利性客户
对成熟企业,利润是驱动力,这时你的“理想客户”是那些需要你最少资源即可吸引并维持的客户。花钱最多且要求最少的客户会提升你利润率,这一阶段,很多公司不会把注意力放在吸引并服务于新客户上(这也给新创业公司打开大门,让他们有机会赢取“价值较低”客户)。
创业的逻辑悖论就在于此:初期,你必须做很多“不能规模化的事”,以树立你的价值主张并建立品牌,这时你需要特定用户来帮你,所以必须吸引大量新客户来完成产品转化。而成熟期的公司,更侧重提升现有客户价值,而不是去吸引新客户。在优化“有价值客户”方面,伟大公司往往会主动“忽略”掉一些客户(或故意停止吸引低利润客户),目的是优化盈利能力,并为最好客户提供更高水平服务。尤其在服务等相关行业。短期看,这明智,但长期看,事情却可能相反,因为那些“低价值的新客户”可能跑到你新竞争对手那里去,还是要看看你在做的事情有多高门槛。
本文答案参考硅发布微信文章《客户不是越多越好?硅谷顶尖投资人谈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