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孵化中心、大学生创业孵化城……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就是由市里出钱补贴给这些孵化平台,让这些平台以低租金或者免租金的形式为缺少先期投资的创业者提供成长平台创业孵化服务。
比如你一个注册资本只有几万元的公司,想在不错的地段租个工作室都得几万块的年租金,但是在孵化基地,或许只需支付管理费和水电费就可以使用工作室。我见过补贴最强的是连物业费都没有,不仅如此,如果你是高新产业或者创新产业,能有不错的连续优质业绩拿得出手,还可以向市里申请奖励。
而且孵化器所在的区域通常是有针对性的,比如高新产业园区、大学城、科技街之类的,会让你的平台能够接触到更多衍生客户,同时孵化基地当中的产业之间也便于相互间。
不过随着很多人钻空子,连做直播和开网店都跑到孵化中心去申请,甚至还有纯外卖销售冷饮热饮的。。。由于孵化中心获得补贴是根据入驻率而来,所以有空位就尽量满足这些巧立名目的“创业者”入驻需求,这样平台有了补助,申请人也得到了需求,看似双赢,实际却浪费了孵化器的真正价值。
很多人一直对孵化中心没有多少了解,我见过很多人四处筹房租找低价工作室的,居然都不知道有些地段不错的孵化中心可以申请,我家附近有一个孵化中心,也有一个老小区,但是这小区里租房子做工作室甚至开公司的都比孵化中心人多。所以这种模式其实尚未被广泛的了解和认可,同时也浪费了很多廉价的创业平台应有的价值。
这是一个双向选择过程,孵化器为创业者提供的服务能力,取决于创业公司的需求。
作为创业公司能客官的评价孵化器的服务能力是否与自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需求匹配,这个很重要。
一般建议选择专业服务能力和自己行业相关性强的孵化器,孵化器的人才供给能力,综合基础配套也是重要的参考要素。
创业公司除了关注孵化器资本能力外,还要关注孵化器与政府部门的实际关系,大企业、高校资源匹配能力,市场与科技协同支援能力也很重要。